第142章、想输都难-《人生赢家:从扑街写手开始》


    第(2/3)页

    上次收购正午阳光,沈浩算是和华人文化有过一次合作。

    这次造访,则是为了华人文化此前收购的优米连锁影城。

    别看优米影城只有55家,但很多影城的票房都是能挤进全国前100的,去年总共斩获8.5亿票房。

    相比较之下,星轶影院的潜力还没兑现,有待更精细化的运营。

    但不管是星轶影院,还是优米影院,共同点就是装修豪华,这倒是与星空院线的发展理念比较契合。

    这次沈浩见到了华人文化的掌舵人,黎刚!

    黎刚也没想到,沈浩在收购正午阳光后还不满足,竟然又盯上了他们此前收购的优米影院。

    但有上次合作的基础,这次双方的谈判还是非常和谐的。

    黎刚作为一家基金机构的掌舵人,只要这笔生意能赚钱,他自然不会拒绝。

    而沈浩给出的报价,也非常诱人。

    32亿!

    当初收购优米,华人文化这边花了20多亿的样子,这几年对优米的投入也不小,一个是之前自建影院的债务,另一个是影院的扩张成本。

    但即使看好优米,面对有限的电影票房市场天花板,华人文化内部也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把优米出售,转换更有前景的赛道。

    另一种是继续持有优米,但可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现在圆梦影视抛来橄榄枝,黎刚几乎没有犹豫,果断决定将优米脱手。

    没办法,靠着影城把之前投资的几十个亿赚回来,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但现在有人愿意接手,黎刚自然是希望能尽快收回投资。

    但价格嘛,多少还得再涨涨。

    毕竟当初优米影院被他们拿下的时候,也花了20多亿,那时才不过25家影城。

    可时至今日,优米影院旗下影城高达55家。

    黎刚试探性的开出40亿的报价,但立刻遭到陈凯的拒绝。

    毕竟他们此前收购星轶影院,也才花了45亿,可人家星轶影院旗下影城高达125家。

    就算你优米影院旗下单座影城票房产出更高,这个价格也太离谱了。

    经过一番友好商讨,最终拟定35亿的价格,双方皆大欢喜。

    黎刚这边,也乐得收回早先投资优米影院的资金,转手去押注其他更有潜力的公司。

    圆梦影视这边则是再下一城,在院线领域继续增添一个子品牌。

    至于交易方式,仍然是现金交易。

    圆梦影视的现金流还是很充沛的,前段时间的鱿鱼游戏大爆,app那边的付费会员超过3000万。

    光是会员营收预计全年就能达到50亿的样子,此外广告义务收入也有所突破,预计会20亿进账。

    以如今的圆梦影视自制能力,陆续拍摄的剧集上线后,付费会员人数会进一步拉升,要是能做大到奇异果这样的过亿付费会员平台水平,全年营收突破300亿的问题不大。

    很快,圆梦影视对外界正式公布两桩收购,总耗资80亿!

    紧随其后,第三桩交易也随之到来。

    星空院线正式并入圆梦影视旗下,作价70亿,其中圆梦影视以20亿现金+50亿的股票的方式,完成对星空院线的整合。

    而在三桩交易会后,整个娱乐圈都沉默了。

    如今的圆梦影视拥有280家影院,几乎遍布国内所有城市,一二线城市有优米影城和星空影城,三四线城市有星轶影院。

    即使萬达,也不见得能拉开多少差距。

    比起萬达更可怕的是,圆梦影视拥有一整套自制模式,从ip到剧本,再到演员和导演,以及宣传和上映。

    这么一套自给自足的模式,谁能比的了?

    此前萬达就是想走这条路,结果没走通。

    不夸张的说,以后影视剧方面,谁都得看圆梦影视的脸色。

    和圆梦影视出品的电影同期,直接洗洗睡吧,根本没机会反超。

    论制作预算,拼不过财大气粗的圆梦影视。

    论排片宣传,一样不是对手。

    很多自己成立工作室的艺人,都想靠上圆梦影视这艘航母,要说如今娱乐圈的top1公司,肯定非圆梦影视莫属。

    而在这轮合并后,沈浩的持股比例提升到60.4%,虽说跌落绝对控股的警戒线,但投票权方面,仍然在90%以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