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历史性会面-《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2/3)页
库涅兹佐夫站在船头上挥舞着双手大声用俄语向岸边的哨兵喊道,不只是因为库涅兹佐夫的喊叫起的效果,还是岸边的哨兵早已接到命令,身边的苏联士兵让利绥宁顺利靠岸。
岸上一群人簇拥着看上一名看上去40多岁的苏联军官,看到利绥号靠岸,他快步早上前来,看样子应该是加伦将军派来迎接张廷言一行人的。
“张副司令,我是苏联远东特别集团军副参谋长列昂尼得奉布柳赫尔将军之命前来迎接”列昂尼得上前主动对自己身后谢科说道。
显然这名副参谋长是将看着稍老点的谢科当做张廷言,一旁的库涅兹佐夫赶忙纠正。
列昂尼得一脸尴尬地和张廷言握了握手,张廷言并没有因为被人认错而生气。
张廷言注意到迎接自己的这位副参谋长领章上钉缀着两颗红色菱形符号,这是苏军中师级军官的标识。
此时苏军中并没实行军衔制,仅采用职务标识符号区别各级军官,苏军实施职务等级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官兵平等,实施军衔制要等到1935年以后。
码头外列昂尼得早已准备好汽车,张廷言一行人从码头出来后上了汽车,朝加伦提前安排好的地方驶去。
坐在车上张廷言透过车窗看到满大街充满俄式风格的建筑,心情沉郁,这里70多年前曾是中国的领土,却因清政府软弱无能,被迫割让给沙俄,被分裂出去后中国将很难收回来。
俄国人还在这座城内制造过大屠杀,约有五六千居住在海兰泡的中国人被俄国人残忍杀害,中国百姓的鲜血甚至将黑龙江都染成了血红。
想到这些张廷言握紧拳头手臂青筋暴起,强压住胸中的怒火,他之所以同意苏联将见面地点放在这里,其实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俄国人犯下的罪孽,苏联人只是暂时的朋友,但不会是永远的朋友。
汽车在城内穿过几条巷子后停到一处2层小楼门口,小楼周围密布着苏联军警,看得出来加伦对此次会面也格外重视。
第(2/3)页